11月8日,世界城市规划最高奖“规划卓越奖”获得者,中山大道街区复兴工程设计师黄焕回到阔别二十余年的母校——爱游戏app资助意甲,与师生见面,分享他奋斗成长、奉献社会的事迹,在社会和学校师生中引起强烈反响,现将有关文章及报道附之于后,以飨读者
榜样就在眼前
爱游戏app资助意甲高一七班 左印
今天,中山大道总规划师黄焕来学校做的专题报告使我感受颇多。
校友黄焕是一名早已从实验学校走向社会的学长,今天获得如此成就和身份,不仅使母校为之骄傲,更让学弟学妹的我们也深感自豪。听学长的报告,我憧憬着能有一天,我也可以像绅士一般,一身西装和领带重回校园,在台上面对着一群年轻校友们盘踞而坐,侃侃而谈。
报告会使我感受很深的学长身上那种学识之人魅力。对于中山大道我原是有些想法的,中山大道已然是一条长达八公里的汉口中心地带交通主干道,它有着厚重的历史。如果这个我们生于此长于此的革命之城江城,在现代化钢筋混凝土拆穿了原味,完完全全地被霓虹灯和林立高楼包围,会让人感到悲哀。因为一个城市抛弃掉历史的余味,就没有记忆的归属感。然而听了黄焕学长介绍中山大道规划设计思想后,我由衷得敬佩了。他提到”全新中山大道的改造,最重要的理念就是人”,“让人们走在路上慢下来到不想走”,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他在中山大道街区复兴规划改造中担任总规划师,因慢行交通、老建筑保护,对社区原真性的保留等理念受到国际认可,获得世界城市规划领域最高奖“规划卓越奖”。虽然我不懂设计学的相关原理,但是可以体会到黄焕学长在设计上对于人性化的细节理解,一种面面俱到且包含着人情味和重视历史文化的思考。也许今后某一天,当我独自一人踏在繁华的中山大道夜景中时,会禁不住躺在街旁坐椅上看着来往的车子啊。
在介绍建筑风格时,黄焕学长对于当今社会奇异风格建筑的严词批判和对当今社会底层人民的媚俗招牌的不忍直视,我也产生共鸣。形形色色的建筑所表达的是设计师智慧成果的凝结,可周边总有令人窒息的审美观所创造的“杰作”,靠丑和奇怪等字眼来达到哗众取宠的效果,这些类型的建筑无疑给市容街风带来了不好的影响。所幸的是,在大武汉,这种为人诟病的现象尤为罕见。这不禁让我联想到:我们每个人都有或长或短或比较自我的个性特点,在具有独特魅力的青少年时期,我们不能以自我为中心看待自己,当从他人眼中学会以人为镜,培养健全人格。
只言片语不能把黄焕先生的见解体悟通透,但学长的建筑思想使我铭记于心。从黄先生谈吐中我还看到了一种气质,那种举手投足间似有似无的自信和谦逊。在同学们与学长互动环节时,我班朱竞铭同学提问:“你最满意的设计作品是什么”?他却能从容不迫的叙出自己的想法:“遗憾总是有的,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当4班同学提问:“您能对美术特长的同学关于艺术设计之路提些指导建议吗?”他说到:“平时有空时不妨去逛逛美术馆,面对面感受艺术作品,用眼睛去看,用心去感受。不管今后是否从事艺术工作,此举能开阔眼界,对提升审美趣味和个人素养大有益处。”听到黄先生这种回答,我再一次惊叹,多么谦逊的学长、多么让人受益的指导啊。
人不能以成就来评价,不能以成功来归属,面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生的关键。虽然我找不到更多的词来表述对黄焕学长的崇敬,但他积极用努力地在奔走的路上别比人走得更远了。
每个人都有梦想与目标,最终释怀与否在于能否坚持和努力。
爱游戏app资助意甲:
会见昔日校友有感
爱游戏app资助意甲高一七班 朱竞铭
这周,我们学校迎来了一位特殊的嘉宾--黄焕,他是我们学校的校友,也是一位杰出的设计工程师,我们全校师生都非常欢迎他的到来。
抱着对这位神秘人物的好奇心,周二选修课时我们随老师一同来到了中山大道,开始了这周的校本选修课程“探访汉口租界”之行――探访中山大道。
都说一条老街,能再现一座城市的繁华;一片街区,能记载一座城市的历史。
中山大道,就是这样一条百年老街。
听老师的讲解,中山大道最初并不是像现在这样美观整洁,看起来让人心旷神怡,这条路和路两边的老建筑多经过黄焕师兄等亲手设计改造,才变成了如今我们看到的模样。听老师说完,心里顿时对这位素未谋面却久仰大名的黄焕师兄肃然起敬。
如果没有他们的努力,武汉现在留存的老街道老建筑可能会经不住岁月的摧残,而从历史的长河中消失,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周三在黄焕师兄的报告中我了解到,中山大道综合保护与改造工程西起武胜路,东至一元路,全长4.7公里,沿线38处老建筑的修复是其中重要一环。修复以原有造型及材料为基。“修旧如旧”力求复原百年前建筑外观原貌。规划通过环境重塑、文化回归、业态升级,实施以人为本、公交导向,将武汉中山大道打造为“再现历史风貌,彰显武汉特色”的文化旅游大道。现在,中山大道被改造成了又有颜值又有气质的一条大街,这得多亏了咱们学校的杰出校友黄焕师兄。
三德里原是法租界,靠近老汉口火车站,曾是汉口最繁华的地方。这里住过达官贵人、洋人、买办和交际花,周围围绕着武汉电影院(解放前叫明星电影院),解放电影院,对面天声街里还有越剧院、豫剧院,好不热闹。整改时拆除了115岁高龄老房子不合适的修复痕迹,剥离出最原始的建筑材料,又根据原来砖墙的颜色、材质,配比成砖粉进行修补,一点一点恢复了三德里建筑本色。长生堂1911年成立,拥有百年历史。这栋小洋房里的剃头匠们代代传承,修剪过众多政要的发型,也曾服务过社会名流;有的老汉口家庭,三代人的发型都被此处承包。每一绺发丝都是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翻修后,墙面清洁和重漆让这栋老屋有了新的活力,但无大改的整修保留了岁月的积淀。承载诸多童年记忆的民众乐园也换上新颜,外体墙修改整洁,同时建筑屋檐上也安置了暖黄灯光。沿路人行道路拓宽,绿化种植两侧行道树和中央隔离带三排梧桐,来年夏日就能遮挡烈日了。
我抱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敬意倾听了师哥的演讲,感觉耳目一新,为我这个美术爱好者也打开了新的大门。师哥从容不迫的气质,波澜不惊的语言,都让我为之敬仰,让我更加确信了人生未来的规划。
这次演讲,既让我体会到武汉老建筑的风情,又体会到设计师的别样情怀,让我们受益匪浅。期待着学长下一次的到来,为我们这些学弟学妹们再授经验,指引我们不断进步。